石城农商银行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石城农商银行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2023年,石城农商银行(下称“我行”)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关爱下,坚守“立足本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紧紧围绕县“两地三区”目标,主动融入县域经济工作大局,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高质量发展取得丰硕成果,2023年度荣获省联社党建综合考评、业务经营质效考评“双优”及“石城县2023年度综合考核第一等次”等荣誉。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厚植深耕,担当县域金融主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主营业务迈上新台阶,助力做强县域金融市场。至年末,存贷总额突破150亿元,其中各项存款91.76亿元,较年初增加8.97亿元,增幅10.64%,完成县全年任务指导数的138%,占全县存款市场的44.62%;各项贷款余额66.38亿元,较年初增加6.52亿元,增幅10.9%,贷款增幅超过存款增幅,完成县全年任务指导数的100.31%,占全县贷款市场的32.40%;存贷比72.34%,手机银行客户13.6万户,较年初增加0.85万户,持续担当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金融主力军。
(二)坚守定位,持续服务实体经济。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不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至年末,全年累放“八大行动”项目贷款2.63亿元,支持赣汇新能源、粤胜新材料等15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年累放乡村振兴贷款26.9亿元,支持白莲、烟叶、蔬菜、脐橙等富民产业发展壮大;全年绿色贷款余额1.76亿元,新增0.41亿元,增幅31%。
(三)减费让利,降低群众资金成本。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小微贷款利率较年初降低78个BP,累计为群众节约资金成本1200余万元,继续实施抵押贷款抵押登记费、评估费免费政策,全年共为客户免除抵押登记、评估费约40万元;实施聚合支付小额交易费用全免,为群众节约交易成本约200余万元,全年为群众免费换发第三代社保卡1.2万余张,为群众节约换卡成本38万余元,全年累计为群众减费让利近1500余万元。
(四)提升质效,助推信用环境建设。至年末,贷款损失准备覆盖率403%,优于监管指标;其中不良率1.26%,较去年下降0.17百分点,不良余额0.81亿元,较年初下降180万元,不良率和不良余额实现双降,持续推动信用石城建设。积极开展文明信用乡镇、文明村评选活动,加强县域农村信用环境建设,进一步弘扬“实诚”文明新风。
(五)服务群众,践行普惠金融使命。大力践行普惠金融,不断增强客户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2023年新增了坝口、铜锣湾2个精品普惠金融服务站,累计布设金融便民服务站152个,实现了全县“村村通”100%全覆盖,打造琴江镇长乐村、赣江源镇友联村2个普惠金融示范基地,构筑了全县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至年末,全行贷款客户数3.82万户,占全县符合授信条件人口的20.43%,用信2.81万户,用信率73.44%,普惠金融落地有声。
(六)筑牢防线,夯实平安建设基础。配合省联社做好平安建设挂点石城的各项工作,捐赠价值30余万元的警用巡逻车,助推平安建设贡献力量;抓实反电诈日常工作,按季开展“反诈先锋”评选,全年推送20余期反诈微信宣传,开展各类反诈宣讲60余场,为群众避免经济损失近110万元;新建了消保中心、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做好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实现了全行食堂燃气报警、烟感探测器全覆盖,平安银行建设有序推进;加大信访协调化解工作力度,信访化解满意度100%,为确保全县和谐稳定发展大局贡献了农商力量。
(七)彰显担当,履行农商社会责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度。全年缴纳税收0.61亿元,与团县委开展了“团团有约”青年联谊活动,组织开展学雷锋、“助力高考”等志愿者活动,完成了95户网格责任区老旧小区防盗网整治;开展“春蕾计划”、“童心港湾”、“童心圆梦”等各类爱心捐赠活动,全年公益捐赠共24万元;提升大由乡罗田村、下伊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质效,共投入帮扶资金9万元,2023年罗田村、下伊村集体收入39.77万元、39.34万元,增幅34.26%、57.86%,我行驻大由乡罗田村帮扶工作队被大由乡党委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社会形象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全面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大局。全力紧跟县“工业兴县”、“制造强县”发展思路,以“八大行动”项目为重点,加强支农支小、乡村振兴等领域信贷投放,以“三个助力”加大对服务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一是助力县域产业体系发展。围绕制造业、绿色信贷,聚焦鞋服、文旅、绿色环保等产业,加大对县属国企支持力度,支持县属国企3.87亿元,新增1.7亿元,增幅43.92%。二是助力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倾情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占全县总量的77%,较年初增加0.54亿元,增幅55.58%,累计支持各类市场主体4113户创新创业;新增普惠小微贷款2.46亿元,增幅11.35%,加大对无还本续贷工作力度,全年共为70户企业无还本续贷1.86亿元。三是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坚持以整村授信和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不断加大乡村振兴支持力度。推动将整村授信纳入全县深化改革及乡镇综合考评,创新推出了“整村担保”模式,由我行为群众垫付担保费用近31万元,全年完成53个行政村整村授信,用好“百福莲乡贷”、“百福金叶贷”、“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等信贷产品,新增授信3800户,授信金额4.11亿元。
(二)全力激发市场主体经济活力。聚焦园区企业、创新创业、消费、住房等重点领域,精准施策,为稳住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盘”贡献更多农商担当。一是开展金融政策送温暖活动。组建“支小支微先锋队”,深入工业园区,宣传金融惠企政策,掌握企业融资需求,全年共为47户园区重点企业累计解决3.34亿元资金需求,累放“财园信贷通”46户2.15亿元。二是争取更多外部发展资金。用好人行再贷款政策工具,全年申请再贷款资金6.8亿元,通过金融市场争取外部资金6.13亿元,进一步加大对县域“三农”、小微等领域支持力度,发挥精准滴灌作用,支持县域等各类市场主体焕发活力。三是推动各类消费恢复活力。加大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全力助推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大房屋按揭贷款投放,共发放房屋按揭贷款458笔1.8亿元;助力汽车、文旅等方面消费复苏,全年年累发信用卡832张,开展“一元洗车”4716人次,“10元观影”2523人次,新增ETC689户;继续开展助商惠民消费促进活动,聚焦高频刚需消费场景,开展消费支付优惠活动,拓展百货、餐饮等百福生活圈实体商户参与,助力商户经营,促进消费回暖。
(三)全心温暖群众建设普惠银行。助力县域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着力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服务成本。一是推进暖心服务。有效发挥金融辅导员成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完成了坝口分理处、珠坑支行搬迁新址,完成了城北支行、岩岭分理处网点改造,增设了热水器、无障碍通道等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更加暖心的金融服务;组织开展“五星柜员”评选活动,开展网点负责人作大堂,进一步提升文明优质服务水平。二是降低服务成本。落实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政策,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贷款利率较年初降低约40个BP,累计为客户群众节约资金成本500余万元,继续实施抵押贷款抵押登记费、评估费免费政策,上半年共为客户免除抵押登记、评估费约19万元;实施聚合支付500元以下交易费用全免,为客户群众节约交易成本约26万元;手机银行渠道转账费用全免,企业开户费用减免。三是推进数字金融服务。制定通过精细制定考核方案,加大考核力度,不断提升服务数字化水平,我行互金客户总数较年初增加7995户,增幅5.83%,电子银行替代率96.49%;布设金融便民服务站154个,共办理交易10.66万笔,金额0.48亿元,通过完善线上+线下渠道,服务质效、客户满意度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四)全速推进联建凸显党建特色。积极响应县党建质量过硬暨勤廉石城建设行动,不断夯实党建基础。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设了3个支部,选拔4名优秀网点、部室负责人担任支部书记,挑选名6名优秀党员担任支委委员,支委班子中35岁以下党员占32.17%;制定支部积分和党员积分管理办法,按照积分等次作为党员评优评先的依据,引导党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加强党建品牌建设。推动“实诚”党建总品牌+支部特色子品牌建设走深走实,完成了本行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制作2023年全行亮点工作及从严治行宣传视频,全方位展示品牌内涵、特色及成效;各支部通过开展整村授信、组建党员先锋队进园区等系列活动助力春耕备耕、助推支小支微发展。三是加强营商环境建设。至年末,先后与县行政审批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税务局、县民政局等18个党委(党组)、168个支部开展联建共建,在市民中心设立“金融服务专窗”,推出“带押过户”服务,协助打造“虔税无忧”纳税品牌,全面推动政银、税银合作;通过党建共建联建,促进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助力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年度员工培训计划,坚持按条线开展每月集中学习;春节期间组织机关员工深入一线网点开展旺季帮扶,继续安排青年员工到机关部室轮岗轮训;组织网点部门负责人柜台大堂调研,及时发现解决柜面问题,提升柜台服务水平;积极响应县青年英才“展翅计划”,提供11个大学生实习岗位。五是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先后开展了“3.23”专题警示教育、“纪律学习月”等活动,系统学习党规党纪知识;不定期随机回访客户,收集客户群众相关意见建议;大力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在学习强国APP、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清廉金融及莲乡清风公众号等权威媒体登载清廉金融文章,营造了清廉金融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