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心经营奔小康
最近,我和老表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不是新余农商银行的财政惠农信贷通,我的茶树菇哪有现在这个规模!”还记得2010年,我从广东一家大型工厂学习到了茶树菇种植技术,一想到新余老家种植茶树菇的农户不多,值得试一试。我就回到老家鹄山乡,我和老婆一合计,拿出打工几年存下的积蓄,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种植温室,天天盼着茶树菇能长出来。可是因为温度不过关,种植过程中出现了渗水现象,产量一直上不去,收入也就够糊口。看着一捧捧菇基,我下定决心要搭建一座标准大棚。算算我手里的余钱,还差了10万元。亲戚朋友不好开口,民间借贷利息高,我心里着急,做梦都想着能建一个新大棚。
说来也巧了,这天我正在温室里忙活,一个身穿西装,精神抖擞的小伙子来登门。哎,这不是我们镇上农商银行分理处的丁经理么。除了存钱取钱,我从来没跟银行的人打过交道。丁经理自报家门说,“您好,我是鹄山分理处的三农客户经理小丁,现在新余农商银行正在‘四扫’,想了解了解您有什么需求。”银行的人要“扫”什么?我听了半天,原来是丁经理想问我需要银行什么服务。这不是瞌睡遇到了枕头么?我还拉着小丁问,我就是个农民,没有公务员做担保,也没有城里的房子做抵押,我也能贷款?小丁向我解释,现在新余农商银行有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政府担保,利息实惠。就是专门为了支持农业、农户的贷款。只要是踏踏实实经营,经过农业部门的公示,政府就会为农民担保。
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申请了10万元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客户经理小丁边问边填申请表。接着,还仔细地查看了这几年卖茶树菇的单据,忙前忙后地对温室里的茶树菇拍照。没想到几天后,我就接到了客户经理小丁打来的电话,10万元贷款已经审批通过,可以来放款了。看着百福卡里的10万元,我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把这10万元精打细算地用,争取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自己去买建材,请工人,每一个细节都不敢松劲。看着新建的大棚如期竣工,我这心里终于踏实了。打电话告诉客户经理小丁我的大棚搭好了,他还特意上门来了解。我拉着丁经理说,我还要介绍其他种植户一起上你们农商银行贷款。
如今,我的茶树菇种植大棚已达300平方米,年产茶树菇8万袋,主要供货给本地的菜市场、酒店,一年下来纯收入能有15万元。为方便结算,我开通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小丁还手把手地教我使用。
就像我的客户经理小丁说的那样。三农三农,就是离农村最近、和农户最亲。在新余农商银行,有40多名客户经理和他一样,不畏寒暑,不惧风雨,奔波在农村的田地、果园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三农人。(童林真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