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者,必源清流洁
近期,省联社纪委及总行纪委开展了“读书思廉、读书养廉”反腐倡廉读书活动,对本来就喜欢阅读的我来说,积极参与活动也系心之所向。
在通读推荐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新观察》《中国历史的教训》等读本后,除了读后从书中大量正反典型案例所描绘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腐败现象及清廉形象,以及国家兴亡的教训中深受启发和教育,并要求自己牢记宗旨,廉政自律,忠诚履行职责外,我从另一角度去思考举办此次“读书思廉、读书养廉”活动的深远含义——读书,即可以让我们启智、博览,同时,也可以大家思廉、养廉。
书是人类一生的朋友,在哪里都有极其崇高的地位,正如三字经中所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充分说明了读书对人后天的影响。一个人不读书学习,就很难从前人他辈那里收获做人的道理。我们身边一些走向腐化堕落的人,皆因放松对自己的约束,放弃加强日常读书学习,沉迷于一些低级趣味的爱好,由此滑向了腐败变质的境地。我们不妨假设:如果那些贪官污吏、腐化大亨们能重视读书学习,研究文史,我想就不会那么腐败,也无心去受贿包娼,过着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所以说,读书既可医治愚昧,亦能洁身防腐。
有道是:人不学,不知理。“学”者,当然包括读书学文习艺;“理”者,是知书晓义通达世事也。“开卷有益”,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生活经历来使自己的人生变长,变宽。 古今中外,不论是从政还是经商,不论是处事还是做人,虽不能说保持读书习惯的人就一定会成功,但可以肯定,一个不爱读书学习的人是很难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据说,日本的“经营之神”、世界超级财阀松下幸之助,他从不涉足于红灯酒绿、纸醉金迷的娱乐场所,何也?是因他喜爱读书学习,研究政治经济。他不惜花耗百亿巨资创办了一间“松下政治研究所”。他一生出版了60部著作,发行总量1000万册。按常理看,这样的“大老板”,这样的总裁巨富,应有尽有,自己已是一本教科书,还用得着到了90岁高龄还坚持读书摘笔记?或许,这就是他留下成功神话的根源——读书学习。
如果说经商办企业的松下成功的事例还不足以证明读书与思廉养廉及修身自律有直接关系的话,那么我们不妨再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读书廉政的的事故:周恩来总理的一生,是举世公认清廉的一生,可谓为民清廉两袖清风,他一生中没有一分钱存款。周恩来总理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他从启蒙读《三字经》、《增广贤文》、《弟子规》,到留学读过的《卡尔·马克思的生活与教育》,直到他重病在身日理万机时仍坚持案头阅读,这些都是因为坚持孜孜不倦的阅读和修身养性的结果。
同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一生,可谓是在读书与戎马生涯中度过的,甚至到了他83岁逝世前半个月还在坚持读《容斋随笔》。他一生是清廉的一生,视读书为人生的一大乐事,当他读到《资治通鉴·汉顺帝阳嘉二年》中“表曲者景心邪,源清者流必洁”等精言警语,他不但自己熟记在胸,还向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推荐,共享读书的乐趣。其用意是为了在干部队伍中更好的树立正气,也充分体现了伟大领袖对“读书思廉,读书养廉“认可与肯定。
读书,它能让我们知天地、晓人生,能让我们陶冶性情,不以物喜,不以物悲。读书给人恬淡、宁静、心安理得的快乐,是名利、金钱不可取代的,书是我们精神的巢穴,生命的源泉,缺了它,生活必缺陷,少了它,修养必缺失。
所以,就让爱书的或不爱书的你我,借此次“读书思廉、读书养廉”活动之机,拿起书本,与书本结缘,学会从书中汲取营养,并对照反思,修身自律。因为读书,可使人“源清”,亦可以使人“流洁”。
上一篇:
下一篇: